2 燕子

主备

钱琪

审核人

陈红芳

课时安排

2课时

执教时间

 

    第    周

教材分

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本单元教材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燕子》作为本单元的首篇现代文课文,语言精巧绝伦富有诗意点面结合,动静相映,学生“试着一边读一遍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燕子的灵动,春天的俏丽。

学情探析

预学单:

一、文字积累与梳理

1.积累两首与“燕子”有关的古诗。

2.根据语境,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春天,微风轻 fú(      )燕子有的jùjí(            )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开会,有的在湖面上héng lüè(       ),翼尖会ǒu ěr(        )zhān(        )一下水面。

3.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sǎn  ②sàn  (      )  (      ) 布(      ) (      )

①gān  ②gǎn  (      )  (      ) (      ) (      )

二、自主探究与实践

1.读了课文题目“燕子”,我猜课文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燕                                                         

 

2.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燕子”,进行简单地整理摘抄。

 

3.资料袋:郑振铎                                                            

教学重

难点

 

  1. 在阅读时展开想象读出句子的画面感,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   感受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体会燕子的灵动活泼,春天的生机勃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俐”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散、杆”,会写“凑、拂”等13个生字,会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积累优美的词句。
  3. 欣赏燕子的外形图,感受小燕子的可爱。

学习任务设计具体实施

 

二次备课)

 

 

学习任务一:猜谜激趣,初识燕子

1.猜谜解谜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捉虫技术本领高。(打一动物)

2.初识燕子(交流预学单)。

燕子是候鸟,每年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燕子的翅膀很长,尾巴像张开的剪刀,背部的羽毛是黑色的,肚皮的羽毛是白色的。常在屋檐下衔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

儿歌《小燕子》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 文字积累。

“燕”是个象形字,074D7AD548B3D307BC5C1F303C961073上部的“廿”表示燕子的头部,中间的“口”表示燕子的身体,两边的“北”表示燕子的翅膀,下边的“灬”表示燕子的尾巴。

学习任务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想一想课文描绘了几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2.读准

凑成   伶俐   翼尖   荡漾    疲倦    闲散   纤细   电线杆

    几痕细线

重点提示:“伶、漾”是后鼻音,“凑、散”是平舌音。

3.探究读音

根据预学单中多音字“散、杆”的练习,你能发现读音的规律吗?

1“散”在“闲散、松散、散装”中读sǎn,表示没有约束、松开或者零碎的意思;在“解散、散会、散步”中读“sàn”,表示由聚集而分离或者分散的意思。

2)“杆”在“木杆、旗杆、标杆”中读“杆”中读“gān”,表示长棍子的意思;在“笔杆、枪杆、一杆笔”中读“gǎn”,表示某些器物上细长的棍状部分,或者做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

4.学写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一读这些生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识记生字?这些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凑”左右结构,左后一笔是点。“偶”,左右结构,最后三笔是竖、提、点。“倦”,左右结构,最后两笔是横折钩、竖弯钩。

3)重点指导:“聚”,上下结构,共14笔,跟老师写笔顺。书写时要注意:上部笔画紧凑,下边竖画在竖中线上。“”,半包围结构,共11笔,跟老师写笔顺。书写时要注意:里边是“艮”不是“良”。

5.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

1这是一只(        )的燕子。

2课文描绘了几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明确: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燕子。

课文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生动有趣的图画。我们可以根据每段所写的内容给每幅画命名。

1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外形图)

2自然段: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天平添生趣。(春光燕子图)

34自然段:写飞行的燕子。(燕子飞行图)

5自然段:写停歇的燕子。(燕子休息图

学习任务三:聚焦语段,阅读交流

1.思考交流。

读课文第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燕子的活泼可爱,将关键词句勾画下来。

交流要点:

(1)第1自然段,作者抓住燕子的典型特征——“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介绍了“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一个“凑”字使燕子的整体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赞美。

2“一身”“一对”“加上”“凑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小燕子的外形。

2实践训练。

你能用这种写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

  一身(五彩缤纷)的羽毛,一顶(红红)的冠子,一双(金黄)的脚,加上(弯弯)的尾巴,凑成了(美丽骄傲)的大公鸡。

一身(雪白)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加上(短短)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白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1-3自然段。

2.感受文字的准确生动,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学习任务设计具体实施

 

二次备课)

 

 

复习回顾课文描绘了哪几幅图画?

燕子外形图、春光燕子图、燕子飞行图、燕子休息图。

学习任务一:抓景物特征,感受春天的光彩夺目

  1. 思考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光彩夺目。

交流要点:

(1)第二自然段,作者抓住轻风、细雨、柔柳、花、草、叶等事物来介绍了春天。

2比较两个句子,哪个句子更生动?

句一:春日里,轻风吹拂着,细雨洒落着,柔柳,花,草,叶,形成了春天。

句二: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句二更加生动。因为句二加入了描写事物特征的形容词。形容词让事物特点更突出,让春天更美丽。

3)“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你见过赶集的场景吗?

赶集的场景相当热闹。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画面活起来,让人感受到春天万物复苏、花儿竞相开放的景象。

4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 ,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用“光彩夺目的图画”比喻美丽的春天,有了小燕子的加入,春天更加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1. 想象画面

读了这一段,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能读出这美好的情景吗?

示例:我仿佛看到春雨过后,田野里生机勃勃。草绿了,各色的花开了,活泼可爱的燕子在美丽的春光中飞来飞去。多美丽的春天呀!

学习任务二:聚焦动词,欣赏燕子的飞行美

  1. 思考交流

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燕子飞行的动作,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燕子的飞行美。

交流要点:

1)第三自然段,“斜飞”写出了小燕子的飞行姿势。“叽的一声”写出了小燕子飞得非常快。这句话突出了小燕子飞行时自由自在、欢快灵活的形象。

2)第四自然段中“掠过”一词,写出了燕子飞过水面时,飞得很低,距离水面很近,也可以看出飞行速度特别快;“沾”一字,写出了燕子身体并没有触着水面,只是剪尾或翼尖偶尔挨了一下水面,足见燕子的轻捷灵巧了。

2.拓展知识:燕子横掠水面时,为什么要用尾巴或翼尖点水?

燕子横掠水面,是为了捕食悬浮或浮游在水面上的昆虫。为了保持身体平衡,并起到缓冲作用,不致于速度快,冲力大而使整个身体冲进水里,常常用尾巴或翼尖沾一下水面。

3.想象画面:结合图片,想象燕子飞行时的掠过水面的画面。

学习任务三:想象画面,欣赏燕子的停歇美

  1. 思考交流

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燕子落在电线上的样子,感受燕子的停歇美。

教师点拨

(1)“闲散”写燕子停落随意,给人悠闲之感。

2为什么是“几痕细线”而不说“几根细线”?

“几痕”写出了远远望去电线若有若无的样子。

3)这里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由“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几个小黑点”发出“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的感叹。再次用“图画”作比喻,用感叹的句式表达作者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这一比喻使我们联想到春天正是一部巨大有趣的画,燕子的飞行和停歇都是这幅画中最美的风景。

学习任务四:回顾全文,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1.积累和体会

比如:

(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式的尾巴”,抓住燕子的典型特点,用一个“凑”字突出了燕子的活泼可爱。

2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微微地吹拂”“如毛的细雨”“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烂漫无比的春天”,作者抓住事物特征,突出了春天的光彩夺目,形象生动。

2.你找到了课文中哪些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

3.读一读,记一记课文中这些生动准确的词语,然后也来说一说。

剪刀式的尾巴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光彩夺目的图画    旷亮无比的天空

这几个词语的格式是:特点+事物名称。事物名称前加入描写其特点的词语,可以具体地表现出此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波澜壮阔的大海   巍峨高耸的泰山 水平如镜的湖面

炯炯有神的眼睛   婀娜多姿的柳树   湛蓝的天空

归纳总结作者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燕子在春光中飞行、休憩的姿态的描写,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实践

性作业

延学单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1. 阅读推荐:席慕蓉散文《燕子》,法国儒勒·列那尔诗歌《燕子》,郑振铎《海燕》原文。
  2. 阅读交流:

(1)这些都是优美的散文诗歌,你能配上一段合适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诵吗?

(2)摘抄优美片段,并描述一下你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

(3)读完郑振铎的《海燕》全文,你觉得作者还想要表达什么?

 

教学评价

(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中成效与不足;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态度、参与度,表现出的沟通、合作、创新等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