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月亮》教学设计

一、课前解析

关注文体:《走月亮》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

关注语言特色: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畔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全文语言温暖、画面温馨、情景交融、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关注结构:本文以“走”为线索,写出途中看到的景物及联想,带给读者诗情画意般的感受。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全文,一咏三叹让画面有了流动感。

关注文本特色:关注作者调动多种感官:眼看,耳听,鼻闻、心想,把一幅幅画面呈现给读者。课文用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穿插,富有画面感。除此之外,课文饱含深情,文字让人入情入境,是一篇学习“边读边想像,感受自然之美”的极好例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像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三、教学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人文主题:自然之美

语文要素:边读边想象画面,给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小作者和阿妈一起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还记得我们沿途中看到了哪几幅美丽的图画吗?月亮升起、月下溪边、月下田园和月亮牵星图,看来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扎实,那这些画面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小组内交流讨论,开始吧。

二、精读课文

1.教学“月亮升起图”,引导学生想象洱海边月下美景

    读了这段话,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秋天的夜晚,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洱海里竟然也有一轮明月,水天相映,可真有意境。

谁能说说为什么这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预设1:作者说月亮是在洱海里“淘洗”过的,我一下子就能想象得到这个月亮是那么清澈、水润。

预设2:这句话用了四个“点亮”。感觉月亮像一盏明亮的灯,点亮了周围的山、树、小路,觉得很神奇。在这样的景色下出来走走,又牵着阿妈的手,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你的眼中,月光竟然是会移动的。从远处的点苍山,到村头的大青树,再到村间的大道和小路,是啊,月光就是这样由远及近、从上到下,有顺序的依次洒满了大地。

师评: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同学们,月亮升起的样子,我们都见过。你们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月光还会照亮哪些地方呢?

照亮了远处的稻田、照亮了潺潺的小溪、照亮了头顶的屋檐。月光依次洒满了大地,照亮了这么多地方呢?在同学们的想象中,这月亮升起图更加饱满了。

2.教师总结过渡

点苍山、大青树、大道和小路被月亮点亮,被月光点亮。从远到近、从上到下,月光依次把地上的一切都照亮了。月夜是那么明亮,那么柔和。(板书:明亮柔和  照亮大地)

3.教师指导朗读

那你们能读出这种由远及近的美妙变化吗?(个别同学示范读,伴随音乐全班齐读)

点评:你们的朗读让老师沉醉在了这柔和的月光当中。就这样,我和阿妈手牵着手,伴着柔和明亮的月光,走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呀?惬意、幸福、快乐,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二、学生自学后三幅画面,想象画面

1.引导学生想象月下溪边图

预设1:你带领大家来到了月光闪闪小溪边,(板书)这幅月下溪边图让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作者写得美极了。“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你看这句话里,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不是飘过来,而是“流”过来。感觉作者和妈妈是泡在香味里呢!我仿佛看到了溪水,闻到了山草和鲜花的香味,感受到了溪水、花草的香、月光相互交融的和谐画面。

教师点评:山草野花的香味飘到了溪水上空,月光也撒进了溪水里,于是他们便顺着溪水一起流动,如果此刻深吸一口气,你就能闻到山草野花的清香了。瞧这位同学,不仅想象到了画面,还闻到了味道呢,这溪水留香、月光交融的画面,让你一说更美了。

2.思考画面美在何处

师问:谁想继续来说说,为什么会觉得这幅画面美?

点拨“拟人”手法:月光倒映在卵石间的小水塘里,每个小水塘就像抱着一个月亮。“抱”可是人才有的动作,这个小水塘一定很珍惜很喜欢这个小月亮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水塘抱着月亮,就像妈妈抱着宝宝。多么温暖的水塘抱月呀!

3.指导朗读

在这幅月下溪边图里,不仅有我的所见所闻,还让我想起了白天的故事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师问:细心的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句子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我和阿妈在溪边的故事可不止这一个,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我和阿妈还会在溪边做什么呢?

预设1:白天你在溪边挑水,我用树枝给小鱼挠痒痒、

预设2:白天你在溪边洗菜、我在卵石间和小螃蟹玩捉迷藏

4.教师总结

原来在这小溪边,承载了我和阿妈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呢此时此刻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啊?发自内心的感到甜蜜、感到幸福,是啊,我和阿妈之间那浓浓的亲情跃然纸上。让我们把这种感受有送到朗读中去吧。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们又一次感受了这月下溪边的美好 。

三、继续分享印象深刻的画面

还有那些画面让你印象最深刻呢?

预设1:你最喜欢月下田园图。说出你的理由。预设:“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泼剌声”“沟水汩汩、响着”这是“我”听到的;“果子的甜香”这是我闻到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这是我看到的。这个段落,处处是丰收的喜悦。

教师点评:你仿佛看到枝头上硕果累累,仿佛闻到了果香四溢,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好一幅丰收的景象呀!

预设2:你来补充。你看到了稻穗都沉甸甸的弯下腰、低下头,等着被收割呢。月光洒在稻田里,被稻田里的反射出来,好像一条会发光的银毯呀。

点评: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下田地的美好画面。太有画面感了,给你点赞!

还有同学想来分享吗?

预设3:天上的月亮牵着星星就像地上的阿妈牵着我。

教师点评:多么奇妙的夜晚啊!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和阿妈手牵手走在月光下吗?夜空中星星与月亮相互交织的画面,就像是阿妈和“我”牵手走月亮。小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下这篇优美的文章,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心体会着读一读这一个段落。

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月亮牵星图吧(板书)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调动了多种感官,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不仅读懂了这一幅幅美丽的景色,更读懂了我和阿妈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和那浓浓的亲情。(板书)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幅如诗、如画、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中。细细品读月亮升起图、月下溪边图、月下田园图和月亮牵星图,我们不仅看到了美景,更看到了真情!相信此刻,你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主题概括:本文是一篇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手在云南洱海的月光下散步的场景。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板书

你是否也曾和谁走过月亮?你还记得当时月下的某个情景吗?同学们可以从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几个方面来说一说你走月亮的经历,课下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交流分享。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自己的小练笔。

(2)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摘抄课文中优美生动的句子到积累本上。

 

 

5995afd216cd7c5e622e9b5a420f3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