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 10.大还是小 | 主备者 | 韩舒佩 | 审核人 |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执教时间 |
| 第 周 | |||||||
教材分 析 |
《大还是小》是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写了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事例,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 ||||||||||
学情探析 | 预学单 1.读拼音,写汉字。 zì jǐ yī ( ) 上( ) 2.给带点的字圈出正确的读音。 觉得.(de dé) 很.大(hèn hěn) 时候.(hòu hóu) 穿.(chuān cuān) 衣服.(shànɡ fú) 3.衣服有哪些种类?请你试着说一说。 衣 毛衣 风衣 4.读文说一说:什么时候,小作者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小作者 觉得自己很小? 5.访一访,问一问家人,他们什么时候觉得你很大?什么时候觉得你很小? | ||||||||||
教学重 难点 | 教学重点:(1)学会书写生字:衣。 (2)结合生活体验,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的体验,仿照课文句式说话。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目标 |
| ||||||||||
学习任务设计及具体实施
| (二次备课)
| ||||||||||
学习任务一 导入新课 出示两张图片:
觉得自己很大觉得自己很小 教师口述:1.教师引导:有个小朋友有时觉得自己很大,有时觉得自己很小。 2.导入: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板书课题:10大还是小)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任务二 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有时时间等候时候觉得感觉得到得分自己自身自己知己很多很快穿衣穿越衣服棉衣服装礼服很快飞快 (重点指导生字前鼻音“很”,平舌音“自”,翘舌音“时穿”等。) ②学习双立人、点横头、竖心旁3个偏旁。 “衣”的偏旁是点横头(亠),注意“很”的偏旁是双立人(彳),“彳”都和道路行走有关;“快”的偏旁是竖心旁(忄),“忄”都与人的心情和心理有关。 点位于横画中点的上方,起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方顿笔回锋;横画稍长。 竖心旁的字注意书写时,先两边后中间:左边点、右边点、竖。 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④多元识字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例如: 以词或短语的形式来识记:如“时候、觉得、自己、穿衣服”,不要孤立
地去认。这些词或短语,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不需要过多地 进行讲解。 在语境中让学生加深认识。如,有的词,如“很”,对比“大”和“很大”、 “多”和“很多”,让学生体会到“很”有程度加深的意思。 适当讲讲字理识记。如,可以用看图片的方式来学习会意字“穿”。教师出示老鼠挖掘洞穴的图片,告诉学生,上面是一个“穴”,表示的是野兽居住的洞穴,下面是“牙”,表示野兽用自己的牙齿来挖掘洞穴,是“凿通、凿穿”的意思。 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识字。如“时间、感觉、得到、很多、大自然、穿过、快速”。 (2)学习多音字“觉、系”: 练①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A.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B.我会自己系鞋带了。 这里的加点字“觉”读“jué”,意思是“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还有一个读音是“jiào”,意思是“睡眠”;“系”在这里读“jì”,意思是“结、扣”,还有一个读音是“xì”,意思是“关联、联结”。组词分别如下: 觉jué(觉得)(感觉)系xì(关系)(干系) jiào(睡觉)(午觉)jì(系鞋带)(系上) ②读一读: A.如果你觉(jué)得困了,就去睡觉(jiào)吧。 B.我正在系(jì)鞋带,听到妈妈打电话联系(xì)老师给我请假。 (3)摘苹果游戏。 每读对一个字,就得一个苹果,看谁摘得多。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觉得下雨前打雷的声音。 雷声认为。
(5)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学习任务三 学习“会写字” 自己衣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2)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自”,横平竖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己”整个字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圆转。 “衣”整个字的重心落在田字格的正中,撇捺舒展,呈三角形;注意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3.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学习任务四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朋友,初读课文后,我感受到了文中的“我”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
|
| ||||||||||
第二课时
| |||||||||||
教学目标 |
1.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2.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 ||||||||||
学习任务设计及具体实施
| (二次备课)
| ||||||||||
学习任务一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作者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很大,什么时候感觉自己很小呢?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10大还是小) 2.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学习任务二 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 看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品读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1)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 (因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了,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 (2)你还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能自己背着书包上学了,能自己吃饭了,能自己扫地了……) “我觉得自己很大”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我”很自豪。) (3)指导朗读:要读出“我”自豪的感觉。 3.品读第三、四自然段。 出示: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1)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小? (因为“我”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我”觉得自己很小,因为有些事情我自己还做不了。) “够不到”说明了什么?(我个子很小)“喊妈妈”说明了什么?(我胆小害怕雷声。) (2)你还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自己不能做饭、洗衣服、不能拖地……) “我觉得自己很小”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我”对家人依赖的感觉。) (3)指导朗读:要读出“我”对爸爸妈妈依赖的感觉。 4.品读第五、六自然段。 出示:“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1)为什么“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希望无忧无虑的童年不会失去,也希望继续得到父母和亲人的呵护。) (2)为什么“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 (因为我想自立,想成为一个勇敢得人。) (3)你什么时候特别希望自己快点长大? 预设: “爸爸生病的手我希望自己快点长大。” “妈妈加班的时候我希望自己快点长大。” “照顾弟弟的时候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学习任务三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朗读课文 (读到“很大”时,要读出自豪的感觉,读到“自己很小”时,要读出对大人依赖的感觉。) 2.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预设: (1)我照顾小妹妹的时候,自己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自己叠被子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2)我哭鼻子的时候,挑食的时候,要玩具小熊陪我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3.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南南和兰兰》 听读《南南和兰兰》,了解南南和兰兰遇到困难时的不同态度,试着把儿歌背诵下来。 学习任务四 理解词语方法解密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有许多事物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果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简单到了,如“按钮”一次,我们可以结合电器开关,很快就理解了。 学习任务五 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 本文写了主人公“我”希望自己快点儿长大的急切心情,教育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学习任务六 学会写法 学一法:用“有时候……”说话。 “有时候”指在某个时刻或是某个时间段里。本文有两个句子:“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都用到了“有时候,写出了“我”的两种不同的想法。“有时候”表示事物的变化,所以我们在写事物得变化时,可以用“有时候”,或者连用几个表示两个时间得不同状态。 举一例:我有时候很认真,有时候很马虎。 练一练:练习用有时候说话。 示例: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很聪明,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好笨。 课堂小结 《大还是小》这篇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我们知道了小朋友们正在成长,终有一天会长成大人。 学习任务六 主题延伸 你觉得自己大还是小呢?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读一读儿歌,表达自己得想法。 别说我小 妈妈您别说我小, 我会穿衣会洗脚; 爸爸您别说我小, 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您别说我小, 我会给花把水浇。 我是家里的小帮手, 会做的事儿真不少。
|
| ||||||||||
板书设计 | 10大还是小 大小 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够不到按钮,听到雷声喊妈妈 不要长大,快点长大
| ||||||||||
实践 性作业 | 延学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做一做,让我们大家看到长大的你。
| ||||||||||
教学评价 (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中成效与不足;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态度、参与度,表现出的沟通、合作、创新等能力) | |||||||||||
| |||||||||||
1